來源:本站 返回列表頁
對于年輕的創作者,傳統文化這個寶藏,顯然還有更多值得挖掘的內容,而活潑大膽的創新設計理念正在拂去寶藏歷經悠長歲月留下的塵埃。
城市設計學院本科畢業生張子安選擇了北京磚塔胡同作為“改造對象”。這是北京市歷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,既有金元之際的高僧萬松老人的葬骨塔,也能從元雜劇《張生煮海》中想象當年市民生活印記。而到了現代,魯迅在這里寫出了《祝福》《中國小說史略》等名作。張子安說:“胡同就如同這部城市巨著上的文字,承載著歷史的文脈與發展的印記。然而近些年胡同的歷史文化特色正在變得模糊……”在高度現代化的城市中,如何通過空間設計來讓大家體驗千百年來這里曾發生過的鮮活事件?
“修補,是帶著詩意的。”帶著這個觀念, 《磚塔胡同藝術形象提升計劃》中,為元雜劇、磚塔、文學、市井、商業休閑分別設計了 “安身之所”。張子安效法古代畫作,把她的空間設計融入“清明上河圖”一般的場景之中,古代與現代的邊界在暢想中慢慢消弭,中國傳統 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被融入設計,傳統園林的設計思想融入了現代景觀,各美其美。
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文化血脈中找到了深切共鳴的那一流,把目光對準方言、神話、閩南客家文化——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搭建展示空間。盡管不少設計還顯得有些稚嫩、不夠成熟,但已展示了無盡的思考——傳統文化的展示空間設計不只有云紋、卯榫等用慣的符號化設計,更應拓展表現內容的視野、注入深厚的文化思想內涵。這些靈動或許略帶著學生氣的想象,擦拭著歷史文化寶藏上的種種歲月留痕與塵埃,重新閃耀出無限生機。